14天打卡总结
最近参加了一个写作打卡群,每两天要打卡写1500字的文章,否则就要扣钱。作为财迷的我,肯定不会让自己的钱白白流走的,于是我就全勤到现在了,可以自己掌声鼓励下自己了。
关于写作这个东西,我是又爱又恨的,作为一个理科生,从小我的数学物理的成绩就很好,而语文就普普通通,反而英语还要比语文好一点,可能英文作文占的分数低吧。反正就是理科一直拉着我跑,而语文却一直拖我的后腿。但是我感觉自己的语文基本功还是可以的,就是阅读理解和作文不行,拉低了我的成绩。
可能是写作能力有限吧,实在是不怎么会写议论文,举一堆例子、引一大堆名言、总结一个观点是我最不擅长的东西了。也老是惹语文老师不高兴,这么简单的故事引用,归纳一个观点,最后再升华下就是写不好呢?
记得小学的时候我还是经常被老师叫到讲台上去读作文的,那时候写的都是记叙文,印象最深的是写一次中秋节,那天晚上新闻说有月食,但是我在爷爷家匆匆吃过晚饭后就赶回家了,没有看到月食。但是我在作文里留下了一个浪漫的结局,说我们一家人吃完晚饭就坐院子里等月食了。
故事到这里结束了,还记得读完作文的时候,老师问我昨晚有月食吗,还没等我开口,就有同学抢先回答说他看到了。现在想来,那个月食存不存在我是不知道了,但是要感谢那个替我回答的同学,他也有在听我的作文啊。
我的作文里还老是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比喻,还记得我把一只飞起的鸟比喻成一块石头掉落,而遭到了老师同学的一致批评。还把街道上人们撑开的伞比喻成河流上的舟船,至今仍记得他们听到时的表情。
初中的时候依旧记叙文,还记得我写过一个我的同学的故事,没有任何意义的故事,别人都是写同学怎么帮助他,怎么一起做好人好事、互相学习,怎么鼓励自己等等有意义的事情。而我就写了莫名其妙的故事,比如她上课时候从我手里抢东西、跟我一起去蹭老师的水喝、跟我漫无目的地踩树叶,读后大家哄堂大笑,我是有故意搞笑的嫌疑,但也是找不到有意义的同学,也找不到有意义的故事,不知道那个同学听后是什么感觉。
后来上了高中,老师已经没有时间喊同学去读自己的作文了,但是我还是有有过一次的上榜记录的,就是忘了写的是什么了。再后来,我们被要求熟记感动中国的人物事迹,熟悉心灵鸡汤的故事后,我的作文就老是刚刚及格而已。
终于,高考结束,上了大学,自由的生活,没人再我改看什么书的时候,我经常泡在图书馆里看书,窝在宿舍里看剧,也是那时候注册了豆瓣,可惜第一个账号被我注销了,也别问我为甚么了。
大学这样懵懵懂懂地过来了,找工作,继续专业相关知识,成为了一名程序员。为了成为合格的程序员,我也一直阅读编码的相关书籍。
然后就到了如今,我为什么会参加这个训练营呢?还是工作不够累啊,闲了下来,自己搞了个公众号,随便写写,也算有意思。但是还是想把一件事情做的专业认真一点。
这十四天的坚持,我也只写了五篇影评,为了写影评却是看了很多剧,一般看完后也会有很多感想,但是总是梳理不清,有两篇都写了一点开头,然后感觉无从下手再继续就放弃了。
一个是宫崎骏的《龙猫》,我以前没有看过,这次重新上映,兴冲冲地去看,看完也很感动,但是只是觉得画面很美、故事很简单、小孩子很快乐,下笔写了半天也只能说出这些东西来,就放弃了。
还有一部是《大叔的爱》,看完小鹿乱撞,很想谈恋爱,可是下笔要写的时候还是无从下手。大叔们很可爱,故事也很感动,同性故事的新展开也很好,但是我还是不知道再怎么扩展了。
总结下来,那就是,我要训练我的议论文写作,写影评要多找角度和论点。
具体的步骤也没有,就先多看影评,以后再说吧。
下面说说我的同桌吧,她的打卡里面有一篇《龙猫》的影评,看完后给了我很深的感受,因为我也是最近才看过,也想写的,但是却无从下笔。她却从自己小时候的故事入手,引入到小月和梅的身上。我也是有妹妹的,小时候妹妹也老是跟在我的屁股后面,我做什么她做什么,小孩子的可爱天性我在看电影的时候也感受到了,却没能想到并写下。
至于为什么只有小孩子才能看到龙猫,为什么一夜长大的树第二天消失了,我也思考过,可是始终得不出结论,就把龙猫跟灰尘精灵归为一类东西,那就是只有小孩子才能看懂的东西。她却没有纠结这个问题,享受龙猫带来美好感觉,无论是什么时候。
话说我现在在苏州诚品书店用手机码字,明天就能安心去玩了,大家新年快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