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et a life instead of a living
看到这样一篇文章,我想,我也应该自己做做项目了,一直都在空想的阶段,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开始呢,那就现在吧。
总是喜欢在每年的开始为自己写一串常常的list,也习惯了年底时才发现,list上的东西一个都没实现。最近发现了一个习惯养成App,现在在用HabitRPG来激励也记录自己,看看这一年过去会怎样,虽然现在的我也不知道最后会不会成功。
想做的事情好多,可是时间越来越少,那就不要多想了,赶紧去做吧,然后再慢慢的修补。
今天你所做的一点一滴会变成明天你想要的自己吗?
最近在看7Up,一个记录片,讲的是英国的一群来自不同阶级的小朋友,从他们7岁那一年开始记录他们的样子,问他们相同的问题,听他们的想法。虽然现在还在看28岁的那集,但是感悟却很多。7岁贵族的小朋友从小就学拉丁文、练芭蕾,农场的小朋友只能追着牛羊跑,中产阶级的小朋友跟爸妈看电视。14岁的有钱的人家的孩子都去自己想去的中学,有的小朋友在这是就开始工作了。21岁的时候,那些贵族们去牛津、剑桥,也有凭自己努力去读大学的中产阶级,底层的孩子们开始结婚生子。
问他们对教育的看法,小时候中产的孩子们不懂教育的意义,说自己很努力,现在的成就是属于自己的努力,不羡慕也不嫉妒那些有钱人,觉得教育无所谓,那些有钱人只是有个有钱的爹妈。有钱人家的小孩子,觉得学校教育很好,说竞争会使他们成长,他们承认自己有优势,也觉得自己很努力。
到了28岁的时候,Tony突然改变了自己对教育的看法,他14岁赛马到21岁开出租车,28岁时已经有一儿一女,开始觉得教育很重要,说,自己小的时候爸爸不能工作,所以自己很小14岁的时候就去赛马赚钱,现在觉得教育是重要的,要把自己得不到东西让他的儿女们得到,所以带他们去旅游,自己努力赚钱,要给他们更多。
或许只有到了这种为人父母的时候,才会有这种深刻的感觉。
至于我自己,我不觉得我有好的教育,可是跟我的表姐表妹们比,我的确比他们好一点点,还是要珍惜吧。小时候总是怨恨父母没有给自己更好的教育,有看到一句话,所有的父母都是不完美的,如果一个人到了成年,还是活在父母的阴影下,那就是他自己的问题了。
我一直觉得自己的自卑是因为从小得不到父母的承认,知道去年暑假,父母来的上海小住。自从我上高中开始,就没有跟父母长时间住在一起过了,可是那个暑假,朝夕相处,父亲不在一幅高高在上的样子,母亲也没有挑三拣四,那个暑假感觉太幸福了,好像童年所有的阴影都没有了。因为考第二受到的责骂,因为小时候的内向不敢跟陌生人讲话,回去被妈妈骂,然后更加不敢讲话,好像都消失了。
7Up里没有出现他们的父母,可是看他们就能看到他们的父母,问他们父母的离婚对他们的影响,有的说很大,有的说没有,看到Tony的儿子就会想到Tony的小时候,到底是自己跟基因的斗争,会很痛苦。
农场的孩子很害羞,14岁的时候不喜欢讲话,问他问题总是低着头,等到21岁的时候想变了个人,侃侃而谈,考上的剑桥。问他自己对自己改变的看法,他说,他知道自己的问题,所以在很痛苦的改变,很痛苦,他有没有讲值不值得,但是我觉得,很值得。
其实写这篇日记的目的不是7Up的观后感,只是看过了,想到了,就写了。未来那么远,谁知道我们会怎样,但是看7Up,会知道14个孩子的56年,比我的一生要长的长。